STAX SR-202 SRM-212静电耳机系统工作原理与测评报告
赵宇为 于 2010.06.25 09:59:14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50/228

在2009年,日本STAX为了纪念当时的SR-Λ(SR-Lambda)诞生30周年,STAX推出了SR-404 LIMITED耳机和SRM-600 LIMITED配套耳放,全球1000套限量版。《STAX SR-404 SRM-600 30周年纪念版静电耳机系统拆解 图集》[作者:Soomal ] 而我们打开现在的SR-202、SR-303和SR-404系列的说明书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均属于SR-Lambda系列。所以,让我们在开始今天STAX SR-202系统评测之前将时间回到上个世纪,我们与大家一起学习一下STAX公司关于静电耳机的历史。

  • STAX静电耳机的历史

    STAX公司创立于1938年,创始人Naotake Hayashi先生。1954年,STAX推出了CSG-1 型电容式音箱,1959年成功的试制出了静电耳机的原型机。这是全世界首台静电换能方式的耳机,STAX把它定名为“earspeaker ”即耳边的音箱,并一直沿用至今。1960年,STAX的第一台商品化系统SR-1静电耳机和SRD-1驱动器面世。SR-1的技术指标即使在现在看来也相当优越:其频响特性为30Hz-25kHz,最大声压95dB,振膜厚度为6微米,驱动偏压为200V 。1968年,STAX推出了SR-1 的替代品SR-3,SR-3 的性能与SR-1 几乎一样,只是用料非常讲究。

  • 1973年,STAX耳机振膜的厚度降到了4个微米,这一突破性型号是SR-X/MK2。1975年STAX的静电耳机初步实现市场化,多数中产阶层消费者可以消费得起。另外,STAX取得世上某些要求最苛刻国家的安全认证,终于可以打开广阔的国际销售渠道了。也许有些朋友不太理解,耳机也要“安标”认证?毕竟静电耳机的换能方式是通过一片在230V 或580V 静电场中振动的振膜驱动空气振动,因此需要安全认证。

    1977年,一款真正有革命意义的静电耳机诞生了,这就是STAX SR-Σ(SR-Sigma),这一型号几乎是所有后继者的原型品,SR-Σ的突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偏压由230V 提高到580V,这使静电耳机的振膜获得了更大的运动动力,从而大幅度改善了动态范围,580V的这一偏压标准一直使用至今;二是SR-Σ的振膜厚度终于降到了1微米。我们可以设想,没有这些先进技术帮助,如何在1 微米的厚度上解决强度、均衡性、刚性、连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三是SR-Σ的连线采用PC-OCC材料,这种高级单结晶铜导线现在仅沿用在STAX最高档的两款耳机上。1979年,SR-Λ(SR-Lambda)推出,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从高到低多个系列产品30余年,至今的主要销售产品很多仍属于SR-Lambda系列。

    静电耳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静电式的电-声转换设备是在30年代由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天才的工程师完成的,这项发明决定了静电设备的所谓“三明治”结构。静电耳机利用外接的升压器提供一个极高的电压(目前STAX使用580V),导通于以金属蒸镀的特殊振膜上,振膜接在高压极化电源的中间抽头上使振膜上固定充满正电荷。再将外来的音频信号,经过反向器后,分别输入到两侧的固定电极上,借着电荷之间的相斥或相吸, 来产生让振膜振动的力量。

  • 振膜受力非常均匀,加上与极板之间的距离十分接近,任何微小的信号都可以转化为驱动力,而且无须太过依赖振膜本身的物理强度。常见的Stax就用上了高分子聚合物振膜,不但厚度极薄(新型STAX只有1.35微米,动圈耳机大概在6微米厚以上),质量也非常轻,还通常被形容为轻如空气,这似乎并没有太多夸张……当然,如此高电压下如此近的距离还要考虑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调试时也要保证在如此精密的条件下两极不被击穿等问题。

  •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POWERSHOT S500;焦距=7毫米;日期=2007.06.24 09:05:01;光圈=F7.1;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60秒
  • 静电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振膜在两极板下电场下的振动是相对我们常见动圈式扬声器要均匀得多的,理论上振膜受力均衡,并保持线性运动,不会出现分割振动。而前面提到,静电扬声器的振膜是极其薄且质量极轻的,甚至可以被称为像空气一样轻的振膜,这样振膜振动时仅受到空气阻尼,所以相对动圈式扬声器瞬态和细节表现极其出色。

    STAX SR-202耳机和SRM-212耳机放大器

  • SR-202耳机和SRM-212是一套SR-Lambda家族中Basic系列的组合,目前销售的组合更新了配套的耳放型号至SRM-252。作为最为入门的Basic系列,SR-202耳机从外观上看与顶级系列的区别并不大,同样拥有非常大的尺寸,以及不算轻的重量。为了实现更好的低频效果,相对动圈耳机来说静电式产品振膜尺寸往往稍大一些,但STAX的SR系列耳机虽然拥有如此大身躯,但佩戴的舒适度却被广泛认可。SR-202虽然没有像顶级系列或纪念版系列那样使用真皮耳垫,但STAX也精心挑选了皮质材料,让佩戴的舒适度相当不错。

  • SRM-212耳放相当小巧,外置了一个12V/400mA的小型直流变压器输入,内部通过逆变后经过场效应管电路进行放大,提供STAX静电耳机所需的580V电压。这只SRM-212功放的尺寸非常小,体积大概只有4张CD磊起来一样大,甚至有用户会看中它的一些便携性。SRM-212耳放提供了一组RCA输入和一个PRO耳机专用输出口,前面板具有一个音量调节旋钮。

    静电耳机声音特色与试音设备

    本次测评我们使用了PC+解码器的音源方案,使用乐之邦Monitor 01 PS的同轴输出至长征2解码器。由于Monitor系列使用FPGA编程芯片实现数字通道的输出,具有很高水准数字输出水平,而长征2解码器从我们多年使用来看,绝对可以达到中档偏上CD机水准,音色甜美、细节丰富,在接驳音箱时更可以体会到解码器在大动态下丰富的声音层次和控制力。相对高档声卡音源来说,即便是使用黑钻级别的音箱,长征2解码器也可以让声音表现全方位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 作为静电式耳机,我们也是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使用,在进行测评前我们也在网络上学习了一些前辈们的文字。从静电换能方式的原理来说,静电式耳机显然更加擅长于中高频的表现,前面谈到由于振膜物理特性决定了它的线性振动,从而带来均衡的声音和丰富的细节。

    但第一次使用SR-202,甚至没有感觉到它的“毒”性,与很多动圈耳机相比,这样的声音似乎过于平淡和中性。但放下SR-202,换回其他耳机,例如AKG K501,就会发现它的解析力、声音密度、声场、声音层次和细节等全方面的优势,当然这还仅仅是SR-202,SR-404会更好……,由于SR-202是向朋友借用,已经经过长时间使用并完全煲开。同时,我们本次测评还将使用SRM-600 LIMITED耳放,来对比一下听感上的不同。

    测试音乐的选取

    STAX《Dummy head recording》,人头录音的一张CD,虽然采用人头录音从而实现了特别的声场,而由于不同人使用,尤其是设备不同,效果有很大差别。STAX这张CD,其实专门为自家的静电耳机打造,让大家体会人头录音+静电式耳机带来的出色的声场和细节。

  • Telarc:《四季》、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 - 《Ein StraussfestI/II》、《Chiller》、《Critics Choice Sampler》。Telarc和Cincinnati Pops以及孔泽尔,是发烧友尤其是古典入门和电影音乐发烧友的最爱,虽然在一些古典名著上它的艺术性并不能排名前列,但从录音技术和细腻夸张的录音风格来说,是试音不错的选择之一。

  • RR:《Reference Recordings 30th Anniversary Sampler》、DDG《The Yellow Guide classical music》也是我们交响乐常用的CD之一,由于都是精选集,所以使用似乎也方便些。本次测试还同样会选用民乐、小号、竖琴、黑管等独奏乐器以及大家都喜欢的录音较好的口水歌、民谣、合唱等试听。当然,还有我们在2L购买的高规格的音乐。

  • 听感评价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STAX自己的人头录音CD的感觉。记得在之前的一些耳机评测中,我们谈到动铁耳机出色的结像力和声音密度在人头录音中声场定位的准确性。而在SR-202上,我们不但能够体验到声场和定位的准确性、纵深和宽度,更重要的是会感到人头录音音色的均衡和饱满,这在很多动圈耳机上体会并不算深。由于人头录音的特殊性,(关于人头录音可查阅《人头录音环绕声音乐、音效与游戏 》[作者:赵宇为 ] ),往往会感到虽然声场很宽,但声音不够饱满,中高频过度不自然,声音相当飘忽……声音层次奇怪等等。在SR-202下,这种感觉得到极大的改善。例如这张CD中,有人声在房间内来回走动的歌唱,不但移动声场准确,而且声音饱满,在房间不同位置自然混响效果细节的差异也十分清晰。在多个乐器的表现上,也可以听到SR-202下丰富的细节表现和出色的音质。当然,人头录音的声场毕竟和普通立体声还是有很大不同。

    高频表现:SR-202虽然是静电耳机的入门产品,但在三频上的均衡性一点都不差,整体风格十分平均,而SR-202在SRM-212耳放下高频和中高频的表现有一些特别。SRM-212耳放声音相当快速,声音解析力好,密度强,在高频表现瞬态非常出色。不过与SRM-600 LIMITED相比,同样适用SR-202耳机,声音风格差别还是相当大,后者音乐性更强,更加柔和,这个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提到。

    SR-202的高频解析力出色,在SRM-212系统下,表现弦乐时是极为雷厉风行的音色,在听DGG和Telarc的《四季:冬季》第一乐章时,感觉有些不太适应,但在动圈耳机中这种快速的声音往往会让声音偏干偏薄,而SR-202的高频却一如既往的饱满,并拥有丰富的层次。由于我们手中没有顶级动圈耳机,只能与AKG K501在Monitor 01 PS下声音做简单对比,具体来说,SR-202在弦乐下细节表现是我们听过除SR-404外最为全面和完美的,弓与弦之间的接触瞬间独特的声音密度感在SR-202下可以轻易察觉,而提琴高频泛音表现也相当饱满并相对柔和,虽然有人说静电耳机在大声压下中高频也容易出现过载失真,但我们并没有遇到。

    中频表现:SR-202中频表现可以说相当饱满,且细节丰富,声音可以用丰满来形容。在人声表现上,它可能缺少不少动圈耳机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偏甜美、偏温暖等等,SR-202声音仍是十分稳健偏中性,而在SRM-212下,可以说还是要偏年轻一些,声音稍偏硬一些。人声结像力非常出色,解析力不但出色最重要是体现的很平均和完整,细细聆听,总会有一些细节的小惊喜,无论男声、女声,甚至口水歌。

    在交响乐表现中,中频的动态表现令人满意,只不过SRM-212的风格有点偏冲,有时可能会觉得有些缺少音乐性,但声音的层次也是目前我们听到过最为出色的耳机。大编制的乐队在大声压下细节和层次的表现是最明显的优势,例如《Reference Recordings 30th Anniversary Sampler》最后一曲《The pines of Rome》,4分钟左右开始的大动态,越来越多乐器逐渐的加入,你可以感觉到SR-202声音层次的稳定和纵深以及宽度的不断扩展。当然,千万不要用音箱的声场和耳机相比,即便是静电耳机也是和音箱声场差很远的。

    说点更有趣的冷门。试听时候,偶尔翻到一张黑管和竖琴的专辑,这类乐器一来作品较少二来本身声音动态小所以听起来很少觉得好听,除非很郁闷的时候听听?不过在解析力很出色的SR-202上,听这类乐器也别有风味,其中细节带来的韵味是普通设备不能比拟的。

    低频表现:虽然很多说法都称静电式扬声器不擅长低频,但在耳机方面这个劣势并不明显。SR-202的低频下潜很深,量感丰富,层次仍是保持了整个频段的很高水平,在即便是大编制的交响乐中,低频仍是细节丰富,动态表现出色,下潜和力度均比较适中的。与动圈低频不同的是,在大动态时缺少动圈耳机的爆破感和弹性,在大声压电子乐、舞曲或极为BT的低频时,SR-202显得没有动圈耳机的气势迅猛,但这的确不是SR-202适合的音乐类型。

    动态、瞬态和声场:SR-202的动态表现非常出色,除了极为BT的低频外,整个声音相当平衡,声音有张力,高频在SRM-212下更是格外有活力。瞬态细节相当丰富,在民用和拨弦类乐器表现中,声音速度快,但因为是SRM-212声音风格的原因,声音还是有些偏愣,虽然细节不缺但缺少音乐性。在声场方面,SR-202的宽度表现不错,结像准确,在人头录音时表现出完美的音色和定位。在大编制交响乐下,具有一定的纵深表现。

    总体而言,SR-202和SRM-212的组合声音整体风格成中性偏年轻,高频偏活泼硬朗,整个频段解析力和动态范围都非常均衡,高频稍显突出,但没有失真出现。对于古典音乐、交响乐来说,SR-202这套系统表现声音不但具有好的声场,而且声音饱满程度不是AKG K501所能比拟(Orz....)动态表现很好,对大编制乐队仍保持了不错的层次、声场和细节。对于人声,声音饱满,细节丰富,其中细节甚至会给你带来一些惊喜。当然,SR-202和SRM-600 LIMITED的组合会较大的改变耳机的声音风格,声音更加轻柔,细节更加委婉,音乐性也有很大改善。请期待我们SR-404和SRM-600 LIMITED的测评报告。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发表于2011.11.13 18:00:06
    35
    03
    每张图都表明,接入耳放劣化了ipod的表现。

    尤其是可怕的分离度。

    看来这玩意也只有用ipod推大耳机出街的人士才有用了
    发表于2011.11.13 14:41:10
    34
    111.196.172.***
    111.196.172.***
    发表于2011.11.13 12:23:55
    33
    123.120.136.***
    123.120.136.***
    发表于2011.11.13 01:02:23
    32
    119.059.***.***
    119.059.***.***
    31
    我是指其他非苹果设备,当然文中提到的shuflle,是没有lo的,所以用shuffle接耳放有何意义
    此帖使用iPad提交
    发表于2011.11.12 23:13:18
    30
    03
    iPhone和ipod是可以line out的(shuffle除外)。苹果的那个接口很多针脚,定义很多的
    发表于2011.11.12 22:50:18
    29
    请问手机都没有lo输出?怎么用耳放?难道在耳机输出后再加耳放?
    此帖使用iPad提交
    发表于2011.11.12 22:17:37
    28
    03
    若是能做到和大二放一种水准,那成本就得是几何倍数的吧
    发表于2011.11.12 20:17:15
    26
    110.231.***.***
    110.231.***.***
    不知道IPC+dt235 配合这个耳放效果如何?
    总感觉DT235用IPC直推高音刺耳,女声也没法听
    我这木耳都听得出
    不知道这款效果如何啊
    发表于2011.11.12 19:41:11
    25
    03
    需求决定市场,只要对得起价钱,还是有人买的
    发表于2011.11.12 19:04:25
    24
    03
    体积小巧的便携耳放也有很厉害的产品,比如SR-71A/B,只不过价格比较高,用的人稍微少一点罢了。但论性能,绝对不是什么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听过就知道。
    发表于2011.11.12 18:15:36
    23
    001.084.100.***
    001.084.100.***
    发表于2011.11.12 16:37:13
    22
    114.247.010.***
    114.247.010.***
    发表于2011.11.12 13:50:19
    21
    个人觉得,耳放既然要便携,那么耳机(耳塞)就也要考虑便携,我是绝对不会拿个HD650神马的出街的,太雷人了。这样一来,便携耳放就只能适合那些难推的耳塞或者便携耳机了。比如ER4神马的,对于绝大部分好推的耳塞或者便携耳机,这玩意儿意义真的不大……
    个人观点
    发表于2011.11.12 12:30:27
    20
    03
    不要对便携感冒,都不咋的了。

    就像个鸡肋,用了也不怎样。

    老老实实用个台式的家伙才是正道。
    发表于2011.11.12 10:38:29
    19
    03
    这话是说给送测的厂商听的。坚持客观中立原则的同时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并不容易。
    发表于2011.11.12 09:58:35
    17
    03
    不过耳放本身已经比较小众了~便携耳放看来应该算是小众中的小众~除非对出街听音也有较高的要求~不然选择这东西的人大概不会太多~问题是~在外面嘈杂的环境中~好音质能起到多少效果呢~
    发表于2011.11.12 09:43:10
    16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78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