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唱片与老柴小提琴协奏曲的老旧记忆
老友潸然 于 2013.07.11 10:52:10 | 源自:中国音乐学网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够成为记忆伴随自己一生的,除了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之外,由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恐怕是最最重要的东西了。文化氛围的记忆将人们定格在有相似记忆的人群和阶层之中,于是人能够以群而分,如同物的以类而聚。文化记忆能成为人一生的美学模板,甚至是道德标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情操和思维方式,直至他的社会价值取向。

耳聪目明,中国人把声音对人心智的影响,放到了第一的位置,真正是聪明之极。

音乐,正是耳能达聪的重要音响因素。在我生活的城市经常可以见到公园里这样的情景:一把板胡、一付梆子,在一位会经常走调的乐师如醉如痴的伴奏下,一位不施粉黛的大嫂旁若无人地、一板一眼地唱着豫剧;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一尚不够专业水准的演唱,往往会被一大群戏迷围观欣赏。虽没有人叫好,但也没有人摇头走开;伴随着黄土地上人们憨厚的注目,这一演唱会能够一段接一段的延续几个小时。此刻人们在欣赏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从他们若有所思的直愣愣的眼神中,窥见到的只是他们浸润在自己儿时就熟悉的文化氛围里那种令人心醉的记忆。

这种感受恐怕大家都有过,音乐引起的历史记忆,深沉的敲打着自己的某一根神经,让人有一种酸疼酸疼的感觉,好不过瘾。只有音乐能给人以这种陪伴终生的记忆。这不仅是因为有音乐相伴则记忆力更为敏捷(歌词就比其他文字容易记忆)的缘故,还因为,记忆被音乐赋予了某种感情色彩,犹如事件的活生生地再现。

我有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记忆是和朝鲜歌曲“泉水边上”相连的。那是1957年邻居阿哥因和老婆吵架,吞下一盒火柴,再喝下一瓶汽油闹自杀的事件;当邻居阿哥被人抬着送往医务所时,居民区的喇叭里正在播放轻快的“泉水边上”。

然而我的最具史诗性质的记忆,是跟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相关的记忆。

  • 文化大革命,这是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当时我正上高中,一个愣头愣脑,容易冲动的年龄段,虽还没有冲动到跟大伙一起去抄老师家的地步,但从被抄出来的“腐朽文化”堆里,却拣出来十几张老唱片带回了家,其中就有一套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的,由著名小提琴家那坦·米尔斯坦演奏,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对于一个正在学拉小提琴,却从没有听过真正经典的小提琴大曲的学子来说,拣得这些唱片对于当时的我,如同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宝藏一般充满了富足感。在这里我要向唱片的原主人(可能是一所中等专科学校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歉意和谢意:抱歉的是我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悍然占有了他的唱片,感谢的是我们从他的唱片中得到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抚慰。

    从此,我的(准确点说是我们的)生活立刻充满了神奇的光彩——四五个小提琴爱好者一致决定这些老唱片是大家的共同财产,并定于每周的星期日才是听这些唱片的日子,其他日子一律不许享用,尤其不许一两个人私下独自享用(其实后来也没有完全严格地遵守这一协定,好几次,在大家都忍不住的时候,就集体破坏协定,加听他一场唱片音乐会)。然后大家一齐动手,翻出了一台家藏的旧手摇唱机,采购了当时最贵的宝石唱针(普通唱针听一面唱片就要换一根,而所谓的宝石唱针能够听几十面仍能保持好音质),专门选择了有套间的里间房间,把门窗关死,窗帘盖严(这是当时必须采取的措施,否则被人发现的话将引来灭顶之灾)。

    神圣的时刻开始了。犹如聆听上帝的教诲一般,我们摒住呼吸,惶恐而兴奋的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并企图将捕捉到的每一个音符,以及由这个音符传递出来的意念牢牢记在心底。

    已经无法复制当时听到的音响效果了,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当1980年有了录音机,听到了另一版本的录音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从老唱片里传出来的声音真的不能算是音乐了,那只是噪音的集结而已。可在当时,就这么一些噪音集结的音响,还经常会使我们产生有朝一日将寿终正寝的焦虑。

    不管怎么说,老唱片填充了由于政治动乱掏空掉的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准确点说,是老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那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舍不弃的理想追求精神给了我们继续像模像样的生活下去的理由。

    让我们借助老柴的音乐重温一下我们当年的感受吧!

    引子,第一小提琴委婉地提起了一个话题,得到了整个弦乐队的响应,当再次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又得到整个木管部的认可,伴随一股难以克制的冲动,一场追求与磨难之间的非同寻常的内心表白就此展开。短短二十小节的音乐,揭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矛盾冲突的序幕,老柴的功底可见一斑。

    独奏小提琴出场,一段华丽的开场白之后,第一主题出现,这里憧憬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乐观而自信,热情而有条有理的叙述,犹如面对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眼前一片光明。话锋一转,第二主题则显示出满腹的忧虑之情,而且随着对忧虑之情阐述的不断深入,情绪不免失之冲动,乃至大声疾呼出来……

    第一遍听到这个用单簧管和长笛组合奏出的上行琶音将情绪推高上去的片段,立刻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父亲带我去中苏友好大厦参观苏联工业展览会,就在排队等待的时间,大喇叭里正在播放的苏联音乐中,只有这个片段永久的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终于找到了这一片断的出处,老柴的音乐立刻让我像过了电一般喉咙发堵。

    两个情绪相互对立的主题,展示了最具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在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相继陈述之后,一场激烈的抗争情绪油然而生。为理想而战的信念,成为作品第一部分接下来的主要思绪。乐队轰然奏响第一主题,高扬起理想的大旗,音乐进入展开部。

    独奏小提琴将第一主题充分变奏展开,强烈的抗争意识使得音乐充满动感和张力;乐队再次轰然奏响第一主题,此刻为理想而战的英雄似乎有了沧桑感,步履稍有蹒跚,语调稍有沙哑和灰暗。

    一段精彩的华彩乐段,用变形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继续展开来表述着艰辛奋斗的意愿和现实的无奈。贝多芬之后,浪漫乐派作曲家纷纷把协奏曲的华彩乐段固定下来,不再交由演奏家自由发挥,这有利于作曲家对作品整体思想表述的把握。华彩乐段尾声,在类似于仰天长啸之后的独奏小提琴左冲右突,精疲力竭之际,音乐从小调式转向大调式,长笛悠扬的奏出第一主题,再现部开始。

    恰似一股春风抚慰了抗争者的灵魂,为理想而战的勇气再次被点燃。经过现实磨难的奋斗者,似乎对挑战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准备,面对迎面而来的困难,不再有那么明显的畏难情绪,夺取胜利的信心越发占据主导地位;尾声,在一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烘托下,越斗越勇的小提琴辉煌地结束乐章。

    第二乐章,作曲家把自己置身于田园之中来修复战斗的创伤。这有点像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俄罗斯文学名家的作品里经常可见的贵族们在厌倦了都市的喧哗或者经受了生活的挫折之后,躲避到世袭的领地去休养生息。

    被温馨而慵懒的氛围所包裹,恬静之中一丝抹不掉的忧郁常在心中驻留;然而,隐士的生活并非只是蹉跎面对让人神伤的原野,大自然的魅力唤起了对生活的追求欲望,引发一阵心潮澎湃的冲动;田野里互相呼应着的声声鸟鸣,似乎在劝慰着受伤的心灵,大自然的魔力,最终平复了动荡的心情。

    有资料说,第二乐章的最初版本并非现在我们听到的这一段,我也看过那个据说是最初写的第二乐章的乐谱,感觉的确远不如现在的版本精彩,老版本既散漫,情趣又有点和其他乐章相悖。大家的风范真是没的说,绝不是剜到篮里就是菜的风格。

    第三乐章,作曲家似乎从民间质朴的生活态度中,找到了对生活的解释。一场在俄罗斯大地上司空见惯的民间舞会,目睹俄罗斯普通民众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对待艰难生活的乐观态度,让身处精英阶层的人们产生某些共鸣并反思自己那略显狭隘的思维,给人以再生的激情。

    老柴在这部协奏曲里,以一种罕见的乐观的心态来对待逆境,看来这段时间他的心情不错;然而,由于超难的演奏技巧与超前的美学思想,这部作品问世以后的反应却让人沮丧。经过小提琴演奏家布罗德斯基的不懈努力,最终作品获得世人的认同,乃至于成就今天的世界公认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地位。

    可见,一个作曲家要想获得世人的承认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回想当初,我们几个初次邂逅经典大型音乐作品的学子,能够一下子被这部协奏曲迷恋到癫狂的地步,可见精神饥饿会如同生理饥饿一样让人接受一切可以接受的“食物”,并加以彻底的消化吸收;更何况,我们对柴可夫斯基早已久闻大名,相识恨晚。在这里,我要万分的庆幸当时我们捡到的精神“食物”是人类的经典文化作品,如果是精神鸦片的话,后果又会怎样呢?

    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伴随着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我的脑海里总会晃动着印在老唱片上的那只站在老式留声机旁的狗——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标记。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1.28 09:05:23
    4
    10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9.01.27 20:31:52
    3
    03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1.27 00:14:56
    2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73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