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管键琴的艺术魅力
沈凡秀 于 2015.08.18 22:26:54 | 源自:新浪博客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57/67

羽管键琴顾名思义就是用禽类羽毛根管尖拨动琴弦的键盘乐器(英语Harpsichord,意大利语Cembalo,法语Clavecin),也有人称之为“ 大键琴”。它的近亲Clavichord,是一种击弦的键盘乐器,也称翼琴,同为钢琴前身。早在13世纪的欧洲教堂浮雕和宫廷绘画中就出现过此琴,现存最古老的羽管键琴是罗马人于1521年制造的。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羽管键琴成为乐器中的重要成员;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发展到自己的鼎盛阶段,不仅作为独奏乐器,还被用在室内乐中演奏数字低音(Basso Continuo),在乐队里起指挥作用,同时还为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宣叙调做伴奏。

从中文字面上看,钢琴与羽管键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乐器,看不出具有的血缘嫡系。其实,钢琴的演化过程与我们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十分相似。在钢琴还没出现以前是羽管键琴的一统天下,1710年左右,意大利的一位羽管键琴制作工匠克里斯托福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1655—1731) 在羽管键琴(Cembalo)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台能“能发出强弱声响的羽管键琴”(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改动,其意义不亚于非洲丛林中那场可怕的大火,逼迫猿中的一支离开了热带雨林,翻越鲁文佐里山(Rwenzori Mountains,月亮山),来到草原,直立行走,最终进化成为地球生物的主宰—我们人类。

  • 三百年来,经过大约八次重大改进以后,这种乐器从羽管键琴脱胎出来,最终形成了现代钢琴,成为乐器大家庭的一代盟主,尊为“乐器之王”。但羽管键琴并没有脱离人们的视线,仍然活跃在永恒的巴洛克音乐之中,继续演奏着古老的音符。所以,用“古钢琴”通俗地泛指羽管键琴再恰当不过了,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它们的血脉承袭。

    羽管键琴的历史

    钢琴问世三百余年,它的前身羽管键琴的历史更有六百年。而再往前追溯,还有两种更古老的乐器,形状差不多,都是一块面板上固定琴弦,只是演奏方法截然不同,一个是弹拨的索尔特里琴(Psaltery),另一个是敲击的杜西玛琴(Dulcimer)。

    据说这两种乐器都发源于两河流域,其中索尔特里琴还在《圣经》记载中出现过,中文版本的《圣经》将其译为“瑟”。明朝时杜西玛琴在伊朗叫萨泰里琴,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发展成为我们所熟知的扬琴。中国的瑟、筝以及朝鲜的伽倻琴等都与索尔特里琴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中世纪(Middle Ages,476—1453)的西方流行演奏索尔特里琴,游吟诗人们携带着它只身走天涯,一些教堂的浮雕中反映了当时的情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结合管风琴的键盘原理,在索尔特里琴上加上键盘装置,逐渐形成羽管键琴和翼琴的雏形。到了巴洛克时期就是羽管键琴独占鳌头的鼎盛年代。尽管羽管键琴和翼琴分属拨弦和击弦两种方式,但都是使用键盘装置演奏固定在音板上的琴弦,这就是键盘乐器走过的漫长成长之路。

    在钢琴初出茅庐、羽毛未丰、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羽管键琴曾与其相处了一个不长的时期。身处那个变革阶段,使得作曲家们的键盘乐器作品既可以在羽管键琴上演奏,同时也可以在日新月异的钢琴上演奏。但这个时期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钢琴扩展的音域就与整个交响乐团旗鼓相当,从而全面地替代了羽管键琴在演奏新时代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成为一种能独当一面的全能乐器,而羽管键琴则永久地停留在演奏巴洛克时期作品的狭窄范畴内。

    羽管键琴的构造

    羽管键琴与管风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键盘乐器。羽管键琴是通过键盘传动机构拨动固定在音板上的琴弦,是一种拨弦乐器,而管风琴是一个更古老的键盘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通过键盘控制气流穿过带哨的管子(有木质和金属的)发音。管风琴与中国的笙发声的原理近似,只不过是笙用人吹,而管风琴是用气囊鼓气,并且有多层键盘,可以手足并用演奏。管风琴固定在建筑物上,庞大得不能随意移动,演出的地点受到限制;羽管键琴相对较小,可以方便地移动,便于在不同的场合演出。在西方早期键盘音乐中,许多人都是既会弹羽管键琴也会演奏管风琴。

    现代钢琴分为立式和三角两种,但内部结构却是一样的,全世界生产的钢琴都是一个标准,只有尺寸的不同,没有构造的差别。与钢琴工业化大规模成批量制造不同,羽管键琴为传统手艺精工制作,更突显巴洛克时期制造工艺的精湛。尺寸各异,形式多样,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一台羽管键琴与其他琴是完全一样的。在羽管键琴盛行的时期,形成了意大利风格、佛莱芒风格和法国风格三种羽管键琴。意大利风格的羽管键琴多是单键盘,音箱比较长且薄,声音传播距离相对较远,适合与小型乐队合作演出,重量轻易于搬动。佛莱芒风格的羽管键琴一般是双键盘,表现力丰富,可与12 至15 人组成的大型乐队合作演出室内乐;法国风格的羽管键琴是在佛莱芒风格羽管键琴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音箱比较厚,双排键盘,音色变化丰富。

    羽管键琴琴体表面装饰图案颇具特色,衬托出整体结构的华贵。意大利风格羽管键琴琴体选用鲜明色调;佛莱芒风格的羽管键琴的音箱四周、音板和内外琴盖上绘以绚丽多彩的风景、人物或花鸟画;法国风格的羽管键琴则在佛莱芒风格的羽管键琴的华丽基础之上更加注重以金色镶嵌琴体周边的装饰,豪华、激情、浪漫、动感,彰显巴洛克艺术风范。

    制造羽管键琴的材料选择极为考究,全部是风干多年的优质木材,确保琴体使用不变形。其中,共鸣板主要使用罗马尼亚松木或云杉木的完整板材;琴架选用榉木或加拿大松木;白色琴键以前使用象牙,后来使用黄杨木;深色琴键使用乌木或非洲红木;琴箱有胡桃木或芬兰桦木压制成坚硬的夹合板。此外,用材还涉及橡木和柚木等优质木材。进入19世纪,由于钢琴的发展,琴键黑白颜色发生颠倒,此前与之后的琴键颜色正好相反,这种情况也反映到后来的羽管键琴制作方面。

    羽管键琴的构造原理是由琴键带动顶杆并由拨子拨弦发音的,拨子以前是用禽类羽毛根管削成,后来拨弦装置改用一种塑料材料(Delin)制成,而钢琴是用毡包头的琴槌敲击琴弦发音。羽管键琴是以铜丝为琴弦,而钢琴则用钢弦。羽管键琴的琴弦是用销钉固定在木质琴板上,而钢琴则是固定在铸铁弦框上,可以承受成吨的张力,由此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羽管键琴没有踏板,延迟音完全依靠手指弹奏琴键控制。双键盘羽管键琴通过转换键盘使顶杆对于琴弦做多种结合,以达到改变控制音乐力度和实现强弱音量变化的作用。

    羽管键琴大多在四个半八度左右,声音频率为415赫兹。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以前的西方乐器,如古小提琴(Vielle)和古大提琴(Viola de Gamba)等的琴弦由羊肠制成,比现代同类乐器音律低。现在制作的羽管键琴已有移位440赫兹的装置,可以同时满足与古乐器以及现代乐器乐队合作演出的要求。

    羽管键琴的调音律与众不同。由于羽管键琴的琴弦固定在木质音板上,琴弦细且张力小,不同的温度、湿度随时都会给羽管键琴的演出效果造成影响,所以羽管键琴每到一个地方,演出之前和演出间隙都需要不断地调音,以保证音准。可以说,羽管键琴不调音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演出,这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日常工作。绷在钢架上承受巨大张力的钢琴琴弦,其调音就没有羽管键琴要求得那么高和频繁。钢琴除了特别重要的演出以外,一般只需定期调音律。羽管键琴的调音律通常是演奏人员自己进行,是学琴的重要内容;钢琴则是专职的调音师负责,钢琴家不用考虑给琴调音律。

  • 制造商=NIKON;型号=NIKON D700;版权=AdrianoBuccoliero;焦距=56毫米;等效焦距=56毫米;光圈=F9.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2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0/1000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2.07.20 09:03:42
  • 羽管键琴的演奏

    从羽管键琴脱胎出来的钢琴,经历了三个世纪的漫长发展历程,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键盘乐器的弹奏效果增添了丰富的表现力,促使羽管键琴在19世纪逐步为人淡忘,其演奏技法、指法、分句、数字低音和装饰音等已鲜为人知。近来人们在欣赏多元文化的基础上,重新燃起对巴洛克音乐的关注,探寻用羽管键琴来准确、完美、原汁原味地诠释那个时期作品的真谛和真实体现成为时尚。

    巴洛克时期的欧洲盛行宫廷和教会拥有乐队,由羽管键琴与弦乐和管乐组成,从事室内乐演出,以满足奢华的娱乐社交活动需要,并且乐队成员与贵族是主仆关系。每一个大小宫廷根据自己的实力养活一定数量的乐师,所以造成那个时期乐队编制多样,小到两三人,大到15至20人左右。许多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如斯卡拉蒂(1685—1757)、亨德尔(1685—1759)、巴赫(1685—1750)等都曾以仆人的身份长期担任宫廷乐队长职务,弹奏羽管键琴并指挥乐队,留有大量的羽管键琴音乐作曲。据记载,历史上有些酷爱音乐的王公贵族自己也弹奏羽管键琴或其他乐器与乐仆们一起演奏室内乐。在当时环境中羽管键琴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只有上层社会才拥有羽管键琴,放置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雍容华贵的少女纤细的手指印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尽显尊贵、典雅和富裕。

    举行巴洛克室内乐音乐会时,除了弹羽管键琴和拉大提琴的人必须坐着以外,其他人员往往是站着拉琴或吹奏。这种演出阵容安排是基于两种考虑:第一是灵活多样。与大型的交响乐不一样的是,巴洛克室内乐往往是三重奏、四重奏等形式,有两人、三人,最多可到十几人的编制,每个曲目人员编制都不一样,变化很大,不安排椅子,大部分演奏人员上下场只用调整谱台就行了,换台简单不易乱。第二是基于巴洛克时期的演出传统。这个时期在西方正是资产阶级产生并登上历史舞台的转折阶段,所以残留着封建阶级的痕迹,大小王公贵族有自己的宫廷乐队,乐手与主人是主仆关系,尽管历史上有些国王自己喜爱音乐,偶尔也上台自己过把瘾,十分尊重乐手,但这个阶级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乐队在演出时乐手是站着的,主人是坐着欣赏的。

    另外,这种安排也是便利于演出,那时弹羽管键琴是乐队的灵魂,乐队长往往就是作曲家本人(如巴赫、亨德尔等人),他们弹奏羽管键琴并指挥乐队,所以那时的舞台布局往往是乐队围绕在羽管键琴边,拉琴的、吹管的都能看到乐队的核心,这样来协调乐曲的演奏,站着看得清楚,坐下就遮挡部分视线,影响演奏。那时乐队是没有专职指挥的,演奏是靠乐手默契的配合,年复一年地磨合形成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到后来,近百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出现,也就形成了庞大乐团成员坐着演奏,而指挥则站在指挥台上的表演形式。

    羽管键琴在中国的发展

    很早以前,东西方贸易往来中,就有西方人用船泊来一批西洋的钢琴,船靠码头货上岸的记载。可卸货以后,其他货物都找到下家,唯独那批钢琴仍然堆积在仓库,多时无人问津,结果赔了一大笔钱财。西方人曾把当时还没有完全演化成为现代钢琴的键盘乐器通过民间贸易方式,试图向中国销售,以换取茶叶、瓷器等物品。可惜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落后时期,除了紫禁城内的康熙皇帝以外,无人识货。

    据说当时为了形象地介绍这种奇特的乐器,精明的西方商人用生硬的汉语随口说出这是“钢琴”!其实,这个“钢琴”与原文的意思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钢琴的原文是Piano,意思是“弱”,找不到“钢”的影子。但在中文里叫“钢琴”,直接形象,因为从1825年起,这琴的弦确实就绷在铸铁的钢架上了。

    其实早在四百年前,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华时向明朝万历皇帝献上一架羽管键琴,当时名为“铁弦琴”,又称西琴、雅琴或七十二弦琴,万历曾命内臣向利玛窦学习此琴。清初又有一些羽管键琴陆续出现在向朝廷进贡的清单里。担任过清朝宫廷音乐教师的德理格(Teodoricus Pedrini,1670—1746)曾为皇子们教授西洋乐理和演奏羽管键琴,并为康熙皇帝谱写了一部羽管键琴《奏鸣曲》。

    提到“德理格”这个名字,对一般音乐爱好者来讲很陌生,的确他的本职工作不是专业作曲的,而是一位传教士。1700年从罗马起程来华,跨大西洋到美洲,再穿太平洋,历时十年抵达澳门,1711年在北京觐见康熙皇帝。为表示皇上的隆恩,清雍正元年(1723年)特批让他在西直门内建了一个教堂。他在北京去世后,安葬在利玛窦的墓旁。

    1937年在北京的一个图书馆里,发现了一部标明为小提琴和数字低音而作的《奏鸣曲》乐谱抄本,封面署名为NEPRIDI,经专家考证此作品出自德理格。这部作品通常的演奏形式为小提琴、大提琴和羽管键琴演奏。据说德理格把曾经为康熙皇帝演奏过的作品,整理成册,精心装订并烫上金边,恭恭敬敬送进宫中,可从清廷档案里并没有找到演出的记载,以致这部作品封存了二三百年。

    德理格来华之前,曾在梵蒂冈供职,那个时候正是巴洛克音乐盛行时期,领军人物科雷利正在梵蒂冈教授音乐,而德理格也在此地学习音乐,他们是有机会相遇,所以德理格的作品有很深的科雷利的影子。德理格《奏鸣曲》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羽管键琴最早在中国演奏的形象记载。在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的系列纪录片中的《宫廷西洋风》中,就出现过我用羽管键琴和中央音乐学院其他师生专门演奏的这部作品的部分章节。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听过沈老师的现场演奏,很感性的人,很好。这篇文章也是真情实感,为爱乐者普及知识,谢谢!
    发表于2015.08.23 09:13:41
    7
    221.232.155.***
    221.232.155.***
    发表于2015.08.23 09:12:16
    6
    014.147.191.***
    014.147.191.***
    发表于2015.08.19 22:59:56
    4
    222.071.014.***
    222.071.014.***
    发表于2015.08.19 07:40:31
    2
    014.106.***.***
    014.10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76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