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里的秘密变奏
贾晓伟 于 2017.04.04 17:51:39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音色的精美,可以从DG公司1992年推出的他与埃莫森四重奏团合作的舒伯特四重奏里得到印证。我听了至少十遍以上,为唱片干净的录音,弦乐充满歌唱的张力。国内乐迷叫他“老罗”,与亲切地称呼“老柴”与“老肖”近似。凡是俄罗斯与苏联的音乐家,国人都像叫自己人一样。而德奥系统的音乐大师,目前只有“老贝”一人有此名号。“老罗”的录音多多,几乎介入了乐迷几十年的倾听史。重要的是,他的名字屡见报端,与政治事件及大人物的纠结在其后半生尤甚,直至2007年80岁时去世。

  • 就影响力而言,“老罗”是“老肖”之后俄罗斯音乐系统最大的人物。2004年国内一家出版社出版了《罗斯特罗波维奇访谈录》中文译本,送给我一册,原本要一篇书评来聊聊“老罗”。但翻遍全书,除了一大堆他与各个名人的模糊照片,以及撇开音乐的今生聊天之外,找不到可以评论的点线面。那时,北京乐迷里的“罗粉”众多,最爱的是说他如何演奏巴赫,当然我喜欢“老罗”的琴声,十几年前曾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他拉琴的黑白照片,与老板商量后,当场从墙上摘下买走。其后,则是一边看镜框里的形象,一边听他的唱片。

    也许是音色浓重与体量大的原因,大提琴家里的“另类”远比小提琴家多。卡萨尔斯有宗教般的虔诚与认真,杜普雷演绎时情感摧心裂肺,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独特”,是反复与政治缠斗,一生为权力而战。到后来,全家去巴黎,过上充满魅力的生活,随后被宣布剥夺国籍;再到他带领美国乐团回故国演奏,以演奏家与指挥家双重身份登场;最后则是恢复国籍。

    其实罗斯特罗波维奇的身份特殊,他生于今天的阿塞拜疆。前苏联的许多音乐家在业已解体的联盟里,都有归属与身份的问题。他年纪轻轻时就爆得大名,后来做了肖斯塔科维奇的邻居,其歌剧演员的妻子在“老肖”的歌剧里出演角色,而且“老肖”还把写的大提琴作品题献给了他。“老罗”是一个题献迷,渴望不同的作曲大师为他写大提琴曲,甚至感慨以前作曲家的大提琴作品题献给演奏家的太少了,而他,是一个题献的集大成者。也许捍卫权力的欲望,延伸到了捍卫大提琴作品上。

  • 就演绎的精神深度而言,罗斯特罗波维奇要低于卡萨尔斯。有人时常把他与卡萨尔斯一起讨论,这是从影响力而言的。卡萨尔斯的作品老录音多,声音的结像没有色彩与亮度,黑黑的一团,但仔细听来,却十分端正与深沉。“老罗”的录音新,光艳照人,从1970年代去巴黎,与多位指挥大师与知名乐团合作,而其逃亡者的新闻效应,是指挥与乐团求之不得的事情。必须说,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技术好,与麦斯基与马友友一样,但作品的好坏,不仅仅是技术的事。演绎的准确无误,有时还不如独到与充满想象吸引人。在强调个性的二十世纪下半叶,全新的理解与全新的感性变得重要。“老罗”的演绎方方面面都到了,也意味着不够深入与独一无二。

    完美的技术,有时意味着停滞。艺术的王国,最怕循规蹈矩于规定动作,而敲碎月亮的野蛮人称雄,会意外地展现生机。往往技术有瑕疵,但充满情感与想象的演绎更容易击破防线,更新美学。尤其到了技术理性遍布世界、人人近乎机器的时代,手工留下的质感,显得无比重要。我们正在失去的感觉与直觉,需要新式表达的刺激来恢复。

    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一生,基本上是顺遂的。俄罗斯文化里有一种艺术家离不开的根性,即使在西方优越的生活充满吸引力。东方与西方,其实一直在撕裂俄罗斯的流浪者。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14.204.***.***
    014.204.***.***
    小莫算昵称不?
    发表于2017.04.05 11:23:15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43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