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之舒伯特不能完成的交响曲!?
老友潸然 于 2017.11.05 19:53:54 | 源自:微信公众号-尚音爱乐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大多数人一生经历的痛苦时光远远多于幸福时光(当然还有既不痛苦也不幸福的时光)。据说,国外某镇有一个习俗,居民死后的墓碑上镌刻自己一生的享年数,只计算幸福的时光,结果该镇居民有记录的在世“寿命”奇短,长者三五年,短者只有几个月。

尽管如此,人们能够记住自己的痛苦并借以激励自己的案例还是少而又少,世俗间就有了著名的警世之言:好了疮疤忘了疼;历史上就有了靠卧薪尝胆来时时提醒自己的越王勾践。

养身学认为,人如果长期沉浸在痛苦中是很伤身体的,生命的本能让人尽可能的忘却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未能完成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极端的痛苦和无望的挣扎,使得舒伯特无法将作品再继续写下去了。

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是作曲家为答谢格拉兹音乐协会聘其为名誉会员而特别写的。没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只写了两个乐章和第三乐章的几个小节,就将曲谱托人转交给格拉兹音乐协会;而受托人却并未尽责,直到舒伯特死后三十七年才被人从封存的纸堆里翻出来搬上舞台。

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舒伯特在第八交响曲中倾诉了自己的痛苦和挣扎,我们僅以第一乐章为例,共同来领略作曲家的感受。

第一部分的第一个主题,弦乐器以一种心烦意乱的探寻似的(有点像蚂蚁群在觅食)伴奏背景下木管乐器描述出一种心灵空虚,茫然无奈的表情。第二个主题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很勉强的)心存希冀的表白。另外,在音乐一开始由弦乐低音声部奏出的引子所渲染的阴沉的气氛始终统治着全曲的情绪。(引子的素材应当是来自第一主题的变形。它每每出现在重要时刻,并在第二部分时有展开来的陈述,代表着一种悲观的宿命。)。

构成痛苦的陈述所需的基本素材已然完备

音乐从饱经沧桑的老人讲述亘古不变的道理开始(阴沉的引子)。与生俱来的本能驱使人们像蚂蚁一样在寻觅着不可知的未来,(人类有时候真的是渺小到同低等动物不相上下的程度),第一主题木管乐器那空洞无表情的陈述,让人感觉丝丝悲凉。然而一次比一次更加严厉的乐队全奏,却在宣示不可逾越的力量的存在。

第二个主题在大管和圆号铺就的平和气氛中出现。大提琴小心翼翼地奏出略带轻松的美妙乐句(似乎是对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的描述);小提琴接过来略微放开了嗓门,未等唱完就噤声不唱了,严厉的乐队全奏又一次震怒。大提琴和小提琴轮番的解释,乃至愤怒的争辩,换来的是乐队高调的反唇相讥,以及强势的否定。小提琴无助的略带哭腔的申诉加上木管和弦乐队同情地附和换来的是冷酷的回绝。

第一部分仍旧按习惯重复演奏一遍,这种重复无异使人加深了上述感觉。

第二部分整个是用引子的素材来表达一种抗争的情绪,并颇具戏剧性。

一开始依旧是亘古不变的阴沉情绪,但添加了宿命的成分。小提琴不愿认命,以变奏的上行旋律表现出挣扎,大管附和的呼应着。挣扎的情绪愈演愈烈,终于爆发出撕心裂肺的狂吼。然而,狂吼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希望,木管乐器冷冷的反应,让人心底凉透;回之以更强烈的怒吼,依旧只有冷漠;减七和弦的第三次呼喊给人以声嘶力竭的感觉。

冷漠中,一直低调出现的引子强势现身,似乎是人们在用模仿的口气对老生常谈说教施以恶毒的,出自报复心态的嘲笑。随即小提琴和中提琴们突然以一种快速的演奏展示出一种行动,铜管乐器也以一种助威的姿态出现,整个乐队渲染出一种少有的激烈而振奋的场面。这种场面让人联想起巴黎公社的革命与暴动。

激烈的场面并未能维持多久,不断出现的压力让场面冷静下来,圆号和大管让气氛趋于平静,长笛和双簧管用美妙的歌声平复着人们的激情。请注意这一小段长笛和双簧管奏出的美妙的歌声,因为这是全曲中唯一的让人心灵平静的音乐,让人联想起战地牧师的祈祷和女神的降临。

  • 从舒伯特的生平来看,他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对于战争的描写显然不是他的强项;但他青少年时代正逢巴黎公社革命之后拿破仑横扫欧洲之际,这一历史背景对他那个时代的青少年的思想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上述第二部分的激烈场面虽有气氛但却缺少战争的因素,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舒伯特在用巴黎公社革命的思想情绪发泄自己的郁闷。他在幻想中把自己变成巴黎公社革命街垒战的斗士,并在想象的奋勇牺牲中寻求快感与神的抚慰(这种场景,我们能在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找到很多的描述)。

    我们熟悉的寻觅音型又一次引出了第一个主题并将我们带入到第三部分。

    此时出现的第一个主题在上方纯四度模进的第二乐句给人以更加强烈的探求印象,经过激烈抗争的幻想,原先的欲望更加强烈,然而当头棒喝的打击让人清醒过来。第二个主题那轻松美好的愿憬似乎已经没有了原先的吸引力,有点无所谓的味道。严厉的乐队全奏和弦依然毫不留情的一个接一个出现,以至于连原先强烈的解释和申诉愿望都明显的淡化了。

    引子以世故的神态又一次出现,小提琴们发泄着愤懑,乐曲在无可奈何的愤慨中结束

    用痛苦和挣扎来概括第一乐章也许已经完满,如果我们有兴趣接着听第二乐章,让自己无可奈何的躲藏在死水一般的世外桃源中的话,我们将会用一种垂死的声调说:“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想法子躲避痛苦”。

    当再也想不出如何躲避痛苦的法子时,也就注定要诞生完不成的交响曲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3.149.247.***
    103.149.247.***
    发表于2023.05.17 20:43:34
    4
    110.185.088.***
    110.185.088.***
    发表于2019.01.23 01:14:07
    3
    巴黎公社是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后平民占领巴黎的。拿破仑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登场的。是两回事
    发表于2017.11.06 08:28:5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87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