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当悲伤如影随形
李梦 于 2017.11.28 20:45:25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有人说,《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特别“颓”的片子。身兼该片导演及编剧的洛纳根没打算讨好任何人,写了一个从头到尾悲伤晦暗的故事。可是,这样一部无视正能量的影片,却意外收获影展评审以及坊间诸多好评。世事真有些说不清楚。

《纽约时报》的一篇影评开宗明义:《海边的曼彻斯特》与洛纳根过往两部作品一样,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男主角在哥哥因心脏病骤逝后,回到故乡曼彻斯特料理后事,却不得不面对曾经亲历的另一桩彻骨悲剧——在一次因自身过失酿成的火灾中,男主角的三个孩子被烧死,妻子也因此离开了他。他逃离伤心地,在离乡数十公里的波士顿暂居,修水管、清扫垃圾,以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惩罚自己、缓解伤痛。

  • 导演处理这前后两桩悲剧的时候,用了颇为实验性的手法。闪回镜头常常忽然地闯进来,模糊了过往与当下、记忆与现实的边界。得知哥哥死讯的男主角开车在故乡小城游荡时,他想到当年火灾后哥哥与侄子对自己的安慰及陪伴;当他为照顾未成年的侄子不得不考虑搬回曼彻斯特居住的时候,他又因为想到当年那场忽如其来的大火而心生胆怯。我尤其喜欢洛纳根以“静默”的方法,处理男主角回忆火灾、丧子以及与再婚妻子重逢的悲剧段落。人物对白不时被抹去,配以大量慢镜头以及幽缓哀伤的音乐,看得人格外揪心。

    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及马斯奈歌剧《雀鲁宾》的选段穿插在电影中,肃穆哀伤,铺排情绪并渲染氛围。不过,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的数次出现,特别是与火灾那一段影像的搭配,在我看来是该片配乐与影像结合得最为传神的一笔。

    《g小调柔板》据传是20世纪音乐学者吉亚佐托根据巴洛克作曲家阿尔比诺尼手稿残片整理的作品,时长八分半钟左右,开篇与结尾互为映照。这位影响了巴赫的17世纪作曲家擅长写作协奏曲,寻找不同声部间的互动与关联。在这首柔板中,弦乐声部的两相唱和最为引人关注,一高一低,引人想起电影中同一空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两段悲剧,此起彼落,如影随形。

    影片中的悲剧被捣碎,填塞在庸常的生活里,看似平淡,实则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压抑不住地奔走冲撞。同样的,曲中的长线条乐句看似安宁熨帖,细听时才发觉,旋律总是下行的,带着些忧郁与落寞。全曲唯一一次高潮被导演敏锐捕捉到,用于男主角在警察局交代案情后却被无罪释放之时。绝望至极的男主角得知自己竟然被判无罪后,试图从警察手中夺过枪来自尽。当众人合力制止男主角时,背景音乐恰巧抵达其最汹涌的部分。影像与旋律拉扯之下,无法用言语表述的、黑灰色的痛苦与挣扎,从音符之间渗出来。

    英国《卫报》影评人用“小调式的悲歌”来形容这部电影,巧的是,阿尔比诺尼这首作品也是小调。他用g小调写作这首柔板,或是看中这一调式神秘且哀伤的意味。其实,说《海边的曼彻斯特》又颓又丧有些不公道,因为在导演看来,生活原本就是这样,而电影回应生活,也不需要任何的美化或矫饰。

    人生苦旅,哪来那么多甜蜜与美满?我们都不过是背负着过往而蹒跚行走的旅人。曾有人考证,称《g小调柔板》并非阿尔比诺尼所作,而是吉亚佐托假借其名的作品。这首身世与遭逢都如同谜一样的作品,不正呼应了影片中那些忽然而至的惊悸与悲痛吗?不知由何起,亦不知何所终。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悲伤如影随形 情感真实充沛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7.11.29 22:13:1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86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