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唱片:一个变老前死去的故事
王小峰 于 2019.05.26 15:19:04 | 源自:微信公众号-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89/445

上了点年纪的人,都知道CD唱片,恰好你又喜欢音乐,那么你可能有点唱片情结,会专门用一个书架收藏CD,那些花花绿绿的藏品,点缀着你的生活,甚至你的人生。

1982年,CD第一次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不幸的是,你喜欢的这个东西,在度过而立之年后,正慢慢死去,而且是你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一点办法都没有。去年,《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光盘时代可能最终进入临终关怀阶段》,怀念CD的文章在网上到处都是,就像集体在为CD撰写悼词。

在CD替代密纹唱片、卡带的那个时代,没有人为密纹唱片和卡带唱挽歌,因为密纹唱片体积太大,携带不方便,卡带音质太差。关键是,CD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欣赏习惯,并且完美中和了密纹唱片和卡带的优势——体积小,音质好。可是当CD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人们却心有不甘,三十多年的时间,唱片业围绕着CD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包括人们的欣赏方式和审美情趣,以及这个塑料圆片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它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封面设计艺术、艺人的整体形象、专辑的概念、音乐的整体性、故事性,甚至给歌迷一个小小惊喜的隐藏音轨的形式都荡然无存。

本文是站在音乐爱好者而不是音乐休闲爱好者的角度来探讨CD的兴衰,肯定带着对CD深深的情感写出来的。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音乐爱好者”与“音乐休闲爱好者”有本质的区别。

1、先驱

我们都知道,CD的原理是通过激光束扫描光盘上的数字信号,然后再转换成模拟信号播放出来。虽然这个原理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现起来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来,录音技术一直采用模拟信号的原因,从最初的蜡筒、钢丝、虫胶到密纹唱片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和卡带的聚脂薄膜。

CD诞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际上,有关从模拟转换到数字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41年,法国数学家奥古斯丁·路易斯·柯西提出了采样定理,这个理论后来用于将音频转换为数字格式。
1842年,英国数学家兼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开发了用于数据存储和运算的分析机。
1854年,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提出了数字电路中使用的理论概念。
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1887年,埃米尔·贝林纳发明的第一张音频唱片。
1928年,瑞典物理学家哈利·奈奎斯特在理论上提出并证明了当今音频CD的技术。
1937年,英国科学家亚力克·里维斯发明了脉冲编码调制技术,至今仍在音频CD中使用。
1950年,美国数学家理查德·海明发表了“错误检测和校正”理论,这为后来的CD纠错技术奠定了基础。
1960年,由西奥多·梅曼发明激光机,该技术后来用于CD中的数据存储。后来欧文·斯托伊·里德和古斯塔夫·所罗门发明了“里德编码”代码,这是一种代数纠错和代码检测,后来用于读取和编码CD。

列举这么一堆科技进化史,是想说,没有前人铺路,后人不会一下制造出CD。

CD是荷兰飞利浦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共同发明的,但是CD的发明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美国人詹姆斯·拉塞尔。

  • 制造商=NIKON;型号=E2500;焦距=6毫米;光圈=F2.7;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0/480秒;曝光程序=程序模式;日期=2005.05.13 12:44:21
  • 拉塞尔1931年出生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去了通用电气公司工作。物理学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严谨而又古板,但拉塞尔不是,他是个狂热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家里有很多密纹唱片。由于经常听唱片,导致很多唱片因接触磨损而失真。要是文科生,会跑到唱片店再买一张同样的唱片。在理科生尤其是物理学家眼里,物理磨损让他想到如何去解决这个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拉塞尔尝试用仙人掌刺、钢笔等物品代替唱针,但是都无法让他满意。为此,他没少怀疑过人生。

    拉塞尔想,除非唱针与盘面不接触,否则必定会造成磨损。那么,如何在唱针不接触盘面的时候又能播放音乐呢?他仰望一下天空,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拉塞尔说要有激光……他大胆设想,如果声音用二进制编码写成,再用光束读取,而且二进制代码紧凑,它完全可以储存下一部交响乐,甚至一套《大英百科全书》。

    为了能实现他的想法,拉塞尔离开了通用电气,去了太平洋西北实验室,他要证明将音乐数字化并将其重现。可当时人们对声音数字化技术没什么兴趣,他的实验一度陷入困境。还好,实验室让他继续完成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项目。1966年,拉塞尔终于发明了数字光学记录和回放系统,将音乐转成二进制代码刻在光敏盘上,再用激光来读取这些直径1微米的坑槽,声音真的还原出来了。

    现在需要一个机器来播放这张光敏盘,拉塞尔希望能进一步研发播放机,但是投资商对这个项目兴趣不大。直到1971年,纽约的一位风险投资商为了开发视频产品市场,给拉塞尔投了一笔钱,两年后,拉塞尔做出了一个能播放20分钟的数字视频光盘。但是视频播放机在芝加哥贸易展上,并没有被人看好,尤其是潜在的投资商。

    二、诞生

    就在拉塞尔申请到光盘技术中使用光学数字记录和回放概念的专利(1970年)不久,两家国际大企业——飞利浦和索尼继续了拉塞尔未竟的事业,在非物理接触前提下能正常播放音乐。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POWERSHOT SX110 IS;焦距=18毫米;光圈=F4.5;测光模式=中央平均;感光度=ISO80;白平衡=手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5秒;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1.12.22 14:15:11

    70年代,飞利浦和索尼都在背靠背独立研究数字光盘取代卡带和密纹唱片技术,奇怪的是,他们最初都是想研制出数字视频光盘,而不是音频光盘。飞利浦很快在1972年推出VLP(Video Long Play),但是这个产品并不成熟,甚至是失败的。飞利浦决定把重心放在开发音频光盘上,因为数字视频和音频技术有很多共同点。1974年,飞利浦研发出直径20厘米的光学音频光盘(但还是模拟格式),音质显然优于密纹唱片。但模拟格式的唱片表现不太让人满意,于是改成数字格式。1977年,他们研制出直径为11.5厘米的数字光盘,可以录制60分钟的音频,之所以是11.5厘米,是因为它是一盘卡带的对角线的长度。他们还给这个光盘起了好多名字:Mini Rack、MiniDisc和Compact Rack。1979年3月8日,飞利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展示这个新产品的音质效果,同时也向竞争对手展示了它的进展。

    中岛平太郎在NHK广播公司期间,NHK开发了早期的数字录音机,当他成为索尼公司音频部门的主管后,他带领的团队于1974年开发出一款Betamax数字录像机,这为数字音频存储奠定了基础。同年,他们推出第一款PCM数字录音机X-12DTC,这个新产品仅传输单元的重量就有250公斤,个头相当于家用冰箱那么大。即便如此,这个庞然大物还经常被运到世界各地进行现场录音测试,并且在日本音频展览会上展出,当然,没有哪个普通消费者会把这个笨重的家伙买回家。

    1976年,索尼也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张光学数字音频光盘。一年后,索尼推出了直径30厘米可播放60分钟音乐的音频光盘。1979年3月1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音频工程学会大会上,索尼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数字音频技术细节和格式标准。

    飞利浦和索尼都知道,对方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数字音频光盘推出,会拥有巨大的市场,一旦技术垄断,所带来的商业利润是无法估量的。但同时也意味着两家公司可能有两套技术标准,消费者该听谁的?同时,两家公司都意识到,自己研发的技术都存在短板和缺陷,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共创一个更大的市场。

    飞利浦首先向索尼伸出了橄榄枝。

    实际上,飞利浦和索尼的高层一直有往来。1978年,飞利浦音频技术总监卢·奥腾斯就曾给索尼公司总裁大贺典雄发过传真:“如果你碰巧来欧洲,请到我们这里做客。”奥腾斯是第一个提出数字音频光盘要比密纹唱片更小且播放时长控制在一小时的人。

    在双方相继发布相似度极高的产品后,两家公司决定合作,共同制定标准。我们后来看到的激光唱片,所有工业、技术标准都是在这段时间由两家公司共同制定的。

    关于这个未来的数字音频产品,他们一致同意必须是圆的(因为方形的也不是没有可能)。在直径大小上,双方还有些分歧,飞利浦坚持直径11.5厘米,可存储音频时长为60分钟。大贺典雄坚持直径12厘米,可存储音频时长为75分钟。

    一位飞利浦研究人员说:“12厘米的光盘装不进西装外套口袋。”索尼的研究人员找来日本、欧洲、美国的西服,发现西装口袋口宽有14厘米。

    大贺典雄是一个古典音乐迷,非常喜欢贝多芬,他的妻子也是个贝多芬迷,而《第九交响曲》有74分钟,如果是60分钟,那么《贝九》无法收录到一张唱片中。如果74分钟,至少95%的交响乐作品都可以收到一张光盘中。最终,他们确定一张光盘可容纳74分42秒。假如大贺典雄一家子更喜欢马勒,那么我们后来看到的激光唱片的直径可能是15厘米。

    既然索尼公司确定了光盘的直径,飞利浦只能制定光盘内孔直径的大小,好吧,就用荷兰旧版某一面值的硬币的大小作为光盘内孔直径。

    此外,飞利浦负责生产制作工艺和编码方法,索尼则负责数字纠错。索尼确定44.1kHz采样频率和16位采样标准。飞利浦负责给这个未来的产品起名:Compact Disc(简称CD)。他们还推出一本技术标准的小册子《红皮书》,制造厂商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CD,以保证世界上任何一个工厂生产的唱片可以在任何一个品牌的CD机上播放。但这个小册子必须要花210美元从飞利浦公司购买。即使到今天,几乎所有CD播放机仍然基于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技术。

    1979年8月,双方在CD标准上达成协议。

    由于CD是一种比较脆弱的物品,又容易划伤,所以必须用外包装盒来保护CD。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确实让飞利浦公司折腾了一段时间。首先包装不能比盘片重太多,其次还必须能直接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形象甚至唱片的部分信息,和密纹唱片比,每张CD都应该有一个纸质印刷小册子……所以在材料选择上,飞利浦公司尝试过玻璃、木材、塑料等材料,但是都不让人满意。最后,他们选择了聚苯乙烯作为外包装的材料。他们给这个包装盒起了一个很高雅的名字:珠宝盒。

    最初,珠宝盒重达100克,非常厚实,不易破裂。但是后来,由于制造商不断降低成本,重量减到68克。“易碎品”成了珠宝盒的代名词。

    1982年10月1日,索尼发布了第一款商用CD播放机CDP-101(在当时的售价大约是730美元,算上通货膨胀,相当于现在的1750美元),一个月后,飞利浦推出第一款CD播放机CD-100。当时一张CD的售价是15美元。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让喜欢音乐的人接受一种新的欣赏音乐的方式。他们用什么方式才能让消费者接受这些贵得要死的新产品呢?

  • 三、哑火

    1982年4月,索尼携手飞利浦参加了《公告牌》杂志在希腊举办的国际音乐产业大会,两家公司信誓旦旦,想象着把他们发明的新式武器在大会上亮相,一定会引起轰动。因为70年代末期开始,音乐产业进入一个低谷,密纹唱片的销量下降,卡带销量也没带来明显增长。音乐也变得乏善可陈。CD无疑是带领唱片业走出低谷的最佳方案。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不管是唱片公司还是零售商,都对这个小圆亮片反应极其冷淡。唱片公司正在经历全球经济衰退和迪斯科音乐退潮导致市场萎缩的痛苦过程,唱片市场已经连续两年萎缩了,为什么这时要冒风险投资去销售一种未经证实被人喜欢的格式?华纳、RCA、A&M等美国大唱片公司认为,两个外国公司制造了一种新格式的东西,造价和售价昂贵,然后跑来兜售给美国人,这无异是一场赌博。而且,接受这种格式,还意味着投资建厂、运输、仓储、营销……都是成本。至于他们宣扬的高品质音质,消费者真的会在意吗?不在意的可以继续听卡带,在意的可以继续听密纹唱片,至于体积小,携带方便方面,卡带更有优势。

    在零售商眼里,接受这种新格式,意味着要双重投资,一个歌手的专辑你得准备CD和密纹唱片、卡带三种版本,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经营空间要变大。还有零售商认为,这么小的东西,随时可以放进西装口袋,意味着失窃的风险大大增加。

    唱片业对CD心存忌惮也是有道理的,索尼与飞利浦在纽约举办的演示会上,人们发现工程师拿着精美的日本纸扇对着播放机不停地扇风,以防止机器过热导致死机。

    CD在唱片业的人眼里几乎是一种威胁。不过大贺典雄倒是胸有成竹,他说:“CD将成为音乐行业的下一代媒体,让我们顺其自然。”大贺典雄也很清楚,即使你制造出非常好的CD播放机,如果没有人买唱片,也没用。

    四、起飞

    美国唱片业低估了飞利浦和索尼的决心。别忘了,这两家公司不仅是以制造电器闻名,同时旗下也有唱片公司。飞利浦拥有欧洲最大的唱片公司宝丽金,索尼在美国拥有CBS唱片公司。既然你们不跟我们玩,我们自己玩。

    两家公司都擅长营销。让消费者接受一种新产品,对他们来说没什么问题,难的是让他们多支付几倍的成本来接受一种新的音乐格式甚至欣赏方式。所以飞利浦的营销策略是,先针对高端的古典音乐发烧友。在当时,飞利浦旗下的音乐品牌拥有很多世界著名音乐家,而且荷兰乃至整个欧洲有大量的音乐发烧友,荷兰也是HI-FI音响的生产基地之一,那些古典音乐迷们一定不会拒绝CD。

    宝丽金旗下的著名指挥家卡拉扬非常支持这种新格式,1979年他就被任命CD的形象大使。飞利浦录制的世界上第一张CD测试光盘就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理查德·斯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咦,为什么不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第一批投放到欧洲的CD唱片以古典音乐为主,大约有150种,因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比起流行音乐的爱好者对音质更为挑剔,更愿意付出额外的费用。用高端消费者引导普通消费者的策略,在一年后初见成效。

    1981年,英国广播公司的《明日世界》节目中第一次播放了“比基”乐队的专辑《活眼》(Living Eyes)的CD;1982年8月17日,钢琴家克劳迪奥·克劳演奏的《肖邦:圆舞曲》成了第一张上市销售的CD;第一张上市的流行音乐CD是“阿巴”乐队的《访客》(The Visitors)(实际上该唱片生产时间更早一些)。稍晚些时候,CBS在日本发行了第一张CD,比利·乔尔的《第52街》(52nd Street)。美国人由于一直观望,所以美国市场推出的第一张CD的时间晚一些,1984年,布鲁斯·斯普林斯廷的《生在美国》成为第一张在美国上市销售的CD。

    对索尼公司来说,如果生产CD,就意味着必须重新建造一个工厂,因为生产密纹唱片跟生产CD的设备有很大不同,要投入大量资金。大贺典雄说服了CBS/索尼的高管,1982年4月,世界上第一条CD生产线在日本静冈县启动。

    鉴于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数字音乐是怎么回事,两家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活动,电视、报刊、电台、公共场所演示、酒吧,到处都能看到CD唱片的广告。但是也有明确抵制CD的人,加拿大摇滚歌星尼尔·扬认为把音乐编译成没有灵魂的二进制代码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后来他也接受把自己的专辑制作成CD,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音乐变成0101010101……而失去灵魂。

    卡拉扬在第一次听到CD的时候,被它的音质震惊了,他说了一句令人难忘的话:“其他一切都是煤气灯。”

    CD和播放机最初的销售数量非常缓慢,1982年只生产了40万张CD,1983年增加到600万张,1984年生产1300万张,1985年达到2500万张……几乎每年都是打着滚地增长。

    这里必须要提一下英国摇滚乐队“恐怖海峡”(Dire Straits),主唱马克·诺夫勒对数码音乐很感兴趣,当他们录制《情同手足》(Brothers in Arms)时,决定从一开始就采用全数码录音。

  • 如果你有CD,会发现,封面上往往会标着AAD、ADD或DDD。这是什么意思呢?AAD是原始录音采用模拟录音设备(比如录音机),混音也采用模拟设备,最终母带制作采用数码方式。在CD诞生前的唱片转成CD都是AAD;ADD是原始录音采用模拟录音设备,混音采用数码方式,母带处理也采用数码方式,至今仍有很多人仍然采用模拟录音,数码混音和母带处理方式;DDD是录音全程都采用数码方式。

    1985年,《情同手足》发行,飞利浦全程赞助了“恐怖海峡”的巡回演出,马克·诺夫勒那句广告语“我想要最好的,你呢?”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情同手足》是第一张销量超过100万的CD。

    曾任HMV公关部高管的基恩纳罗·卡斯塔尔多说:“《情同手足》是一次标志性的发行,CD开始象征着所谓雅皮士一代,代表着物质的成功和渴望。如果你拥有一台CD播放机,那就表明你在提升档次。它的意义似乎超越了音乐和生活方式。”

    《情同手足》的发行恰逢经济复苏,同时CD机的价格也有回落,而且,索尼在1984年推出了CD随身听并且成为第一家为汽车内置CD机的公司,奔驰成为第一家内置CD播放设备的汽车制造商,这无疑又吸引了众多流行音乐消费者。

    飞利浦非常乐观地估计,1985年全球CD的销量能达到1000万张,索尼更乐观,预计能卖出2000万张。但是他们都估计错了,事实上1985年全球CD销量是6100万张,1986年变成了1.4亿张,这一年,CD机的销量首次超过密纹唱机。到1988年,CD的销量超过了密纹唱片,并且在1991年超过了卡带。2002年,美国的唱片公司停止生产卡带录音制品。仅1988年,世界各地的50家工厂就压制了4亿张CD。1992年CD超过10亿张,1996年超过20亿张。

    大卫·鲍伊是第一个把所有专辑转换成CD格式的歌手;而“披头士”乐队直到1987年才同意把他们在英国发行的前四张单声道专辑制成CD。

    从1991年CD统治唱片业之后的十年,它从未受到任何格式的挑战,以CD为核心出现的音乐审美、听觉习惯、整体概念、物理介质形成的音乐人的公共形象以及衍生出的其他产品、情趣,让音乐爱好者对这个小圆片有了深厚的感情,CD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2000年,全球CD的销量达到了24.55亿张,如果这些CD堆积在一起,可以绕地球六圈。这一年,美国本土销售了9.43亿张CD,销售额达到132亿美元,远远超过好莱坞当年77亿美元的票房,CD迎来了它的尖峰时刻。曾在HMV唱片连锁店担任主管的罗伯·卡普金说:“在90年代中期,零售商和品牌感到坚不可摧,感觉这将永远持续下去。”

    但是,一切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数字产品的一个致命特征就是:在风华正茂的时候瞬间就会风烛残年。一个叫肖恩·范宁的孩子不小心打开了那只黄铜瓶的盖子……

    五、衰落

    1999年6月1日,年仅19岁的程序员肖恩·范宁和另一个叫肖恩的肖恩·帕克把一个叫Napster的点对点文件共享平台发布在互联网上,虽然只是测试阶段,但仍有数百名用户进行了互通有无的音乐交换与共享。在此之前,音乐只能花钱购买,现在可以免费获取。也是在这一刻,宣告了唱片公司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轻松悠闲的时代,并且要适应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经常性地面对失败。

    唱片公司和音乐人认为Napster这种做法是一种无耻的偷盗行为,2000年7月,Napster被“金属制品”乐队告上法庭,要求Napster删除上传免费共享的一切“金属制品”的音乐。虽然Napster败诉,但这并没有阻止人们继续使用Napster,范宁也因此成了2000年的风云人物,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当年的MTV音乐奖颁奖典礼上,范宁颇具讽刺意味地穿着“金属制品”的T恤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到2001年2月,Napster每个月的活跃用户有8000万,而当时最大的搜索引擎Yahoo!也只有5400万。

    现在我们回顾这个经典的互联网侵权案例,会觉得,肖恩·范宁有点太单纯,没轻没重,在一个巨人身上动土,最终导致Napster被迫关闭。

    如果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Napster侵权案,会发现,当飞利浦和索尼投入数亿美元研发出数字音乐格式的那天起,就注定会有肖恩·范宁这样的人物出现。

    在第一张CD推出两年后,第一台CD-ROM也发明出来了,电脑可以读取播放CD唱片了,这意味唱片业与电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80年代中后期,有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音频压缩,1989年,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获得了MP3发明专利,并在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崛起之时成了网上最流行的音频格式。

  • 即使封杀了Napster,但是魔鬼已经不在瓶子里了。所有技术的推动似乎都在指向一件事:杀死CD。

    我们来看看CD是如何被杀死的。互联网是作案现场,凶器是Pandora、iPod、iTunes、Spotify……凶手是消费者。

    Napster最大的功绩是向全世界普及了MP3,当它被掐死之后,火种已经传播开。重要的是,新一代音乐消费者开始逐步适应并接受这种非物理化的听音乐方式,但是这需要一点时间。

    这也是2000年CD的销量能达到史无前例的24.55亿张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唱片业在版权保护方面反映迅速,对侵权的打击力度也比较大,Napster之后再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停止购买CD的一般是购买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暂时还没有摇动唱片业的根基,而且用慢速拨号上网去下载大量的MP3有些得不偿失。

    如果你听过黄舒骏的《改变1995》,会记得其中的一句歌词:“大哥大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吵,手机却越卖越好;歌星越来越多,CD越做越好,唱片却越卖越少……”这首歌黄舒骏写于2001年,现在你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有远见,预见到10年后的现实——手机替代了CD。

    2000年,Pandora上线了,它是以电台的方式出现,而且严格遵守《数字千年版权法》,仅限美国本土用户使用。Pandora与传统的广播不同,海量的音乐,各种音乐风格。最初它是收费的,后来广告多了,改为免费收听。在版权保护方面,Pandora和传统的广播节目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它进一步普及了流媒体。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维珍唱片公司担任经理的乔恩·韦布斯特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回忆说:“我记得一位维珍的工作人员说:‘几年后,你将能够用信用卡大小的东西携带你想要的所有音乐。’我们听完都笑了,不要太荒谬!你怎么可以做得到?”

    1998年,韩国人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款MP3播放器:MPMan F10,尽管它只有32兆的闪存,只能放进8首128kbps的歌曲。3年后,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MP3随身听——iPod,确实可以放下你喜欢的所有音乐。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MP3是一种劣音质音频,可是当它装进精巧美观的iPod里面之后,它因外表时髦而让消费者忘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实,CD反而变成劣质产品。

    也是同年,苹果公司的董事长史蒂夫·乔布斯凭借他过去做过嬉皮士、飞过大麻、磕过LSD,并且是鲍勃·迪伦的超级粉丝,家里如果着火,在“滚石”和“披头士”之间只能抢出一盘磁带的话那一定是“披头士”……的心路历程,给唱片公司的老板们上了一堂催眠课。哦,你其实跟我们是一伙的,那就把我们的曲目放进你的iTunes里面吧。是的,iTunes是要收费的,唱片公司也能分得相当高比例的版税,那还能说啥见外的话,让我们举杯,饮鸩止渴。

    再后来,Spotify出现了,它与消费者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你只要有一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听你喜欢的音乐,你可以付费,也可以免费。

    也正是从2001年开始,CD销售开始下滑,到2014年,流媒体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CD,CD时代结束了。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流媒体的收入已经占整个音乐销售收入的3/4,达到34亿美元,物理介质的音乐产品只占收入的10%。

    如果你留意音乐介质的发展历史,会发现,差不多每25年左右就会掀起一场格式革命,原有的载体被淘汰,更新型、实用、廉价的产品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CD,这个音乐爱好者的宠儿也未能幸免。只是,这场革命像一场漫长的凌迟,让喜欢CD唱片的人感到格外痛苦。

    六、缅怀

    回顾过去这十几年,会发现,中青年音乐爱好者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他们熟悉并喜欢的CD正在走向没落。当年CD出现时,听密纹唱片的人绝对没有今天听CD的人这么痛苦。因为CD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它的音质可以与密纹唱片相媲美,而且更容易携带保存,人们只是需要换一台播放机而已。和卡带相比更是改天换地,这是人们迅速接受CD并没有什么遗憾的原因。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压缩格式的音频除了带来海量、便捷之外,对在乎音质的音乐好者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CD的音质跟MP3相比就像葡萄和葡萄干的区别。

    一个叫Guitar Gopher的音乐人说出了CD一代的音乐爱好者的心里话:

    “如果音乐对你不重要,你可能不关心这一点。你可以像典型的消费者一样,随心所欲地购买音乐,并且对任何乐队、歌手或流派都没有特别的忠诚。当你不考虑与星共舞时,音乐只是一些来分散你的注意力的背景声响。

    但是,如果音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者你认为艺术和文化与实体和价值有关联,那么这真的是个坏消息。对我而言,我喜爱的乐队的专辑是我想握在手中并珍惜的。如果我的数百张CD存储在电脑里而不是放在我的CD架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的确,让上一代音乐爱好者感到空虚的是,今天的流媒体不再给人带来欣赏音乐之外的精神享受了,它只是存在电脑里一个又一个文件夹。听唱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每张唱片背后都会发生一些故事,这也是埃里克·斯皮兹纳格尔能写出那本感人的《唱片不死》的原因。现在,与CD相关的喜怒哀乐、期待与惊喜都不存在了,人生也因此少了很多乐趣和内容。

    《捕获声音:技术如何改变音乐》一书作者马克·卡茨认为,CD和物理储存的音乐介质不会消失。人们喜欢有形的东西,与物理对象发生关联这个人类最基本的事实不会改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密纹唱片的销量最近这些年会持续上升的原因。

    人们总是喜欢复古怀旧的,一怀旧就容易成为时尚。也许某一天CD会像密纹唱片那样回潮,即使它不会再成为主流,但是那种仪式感——从唱片架中找出一张喜欢的唱片,打开,放进CD机,按下Play,总会带来一种美好的感觉。

    至少,在未来的50年里,我们再也看不到《爱情是一盘自制卡带》、《失恋排行榜》、《唱片不死》和《奇迹唱片行》这样的故事了,因为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物理介质的音乐载体引出来的,或是故事发生在现实空间——唱片店。当这些都不存在,作家写与音乐的故事又少了一个方式。

    但我们也不必纠结CD的兴衰,当流媒体传播失去了一部分该属于音乐的文化内容时,音乐文化自然会失去立体感和丰富性,反过来会伤害到音乐人,等他们意识到受到伤害时,自然会找到一种办法来弥补。

    最后,用加拿大一位平面设计师兼音乐人杰克琳·肯德尔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无论未来如何,最重要的格式是你最喜欢的音乐人发布的格式。”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0.152.171.***
    110.152.171.***
    发表于2023.02.19 21:44:27
    103
    058.248.002.***
    058.248.002.***
    发表于2022.11.02 17:42:02
    102
    101.224.096.***
    101.224.096.***
    发表于2022.03.25 22:25:06
    101
    180.102.205.***
    180.102.205.***
    发表于2019.10.26 22:04:57
    100
    219.135.163.***
    219.135.163.***
    发表于2019.07.11 09:01:38
    98
    180.124.082.***
    180.124.082.***
    发表于2019.06.07 18:30:06
    95
    112.045.167.***
    112.045.167.***
    发表于2019.06.07 14:11:11
    94
    连上限下限都不知道跟你有什么道理可讲?或者你发明一个抗混叠和减少量化误差的方法我看看?没有别胡说八道。
    此帖使用GM1910提交
    发表于2019.06.06 22:06:36
    92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6.06 21:55:43
    91
    027.018.069.***
    027.018.069.***
    发表于2019.06.06 21:11:19
    90
    023.239.020.***
    023.239.020.***
    发表于2019.06.06 01:09:12
    88
    202.120.037.***
    202.120.037.***
    发表于2019.06.04 15:37:19
    87
    218.005.038.***
    218.005.038.***
    发表于2019.06.04 13:25:01
    86
    101.088.242.***
    101.088.242.***
    发表于2019.06.03 21:28:07
    85
    03
    模拟电路的设计无法达到完美性能,要在人耳可闻的20Hz-20Khz内表现好就无法照顾超声,要想照顾超声20Hz-20Khz的范围内必定要有妥协,所谓的Hi-Res内含的超声波内容只有制造互调失真的作用,你英文过得去的话可以看一下这个Redhat工程师拍摄的视频,了解一下数字信号到底是如何工作的:https://xiph.org/video/vid2.shtml

    另外你要是有道理就讲道理,光贬低别人自己却拿不出内容是喷子的行为。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6.02 14:24:42
    84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33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